美国和日本、菲律宾达成了贸易协议,反映出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新策略。美国宣布了一些贸易协议,在8月1日关税暂停期最后期限来临前,其总体套路是制定一个比“解放日”关税低的税率,迫使对方购买更多的美国货,增加对美投资,并开放市场,特别是农产品市场。
美国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。对于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,美国将关税税率下调到15%,要求日本增加对美的5500亿美元投资并开放农产品市场;而对于菲律宾、印尼这样的发展中国家,关税税率则为19%。美国还要求菲律宾对美国商品免关税,而印尼需购买15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、45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以及50架波音飞机。这种区别对待的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商品技术含量较高,不易找到替代品,而发展中国家多是劳动密集型商品,容易被替代。
特朗普提到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太强硬,因此将关税从20%下调到19%,实际上是为了让马科斯满意。美菲贸易协议中,美国获得了许多好处,包括限制菲律宾与其他国家签订新的双边或优惠贸易协议的权利,否则美国将单方面终止与菲律宾的协议。这实际上剥夺了菲律宾与其他国家进行多元经济合作的机会。
与此同时,美菲达成贸易协议的同时也强调加强防务合作。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表示防卫全靠美国。菲律宾作出如此大的让步,是为了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。然而,中国外交部已经明确表示,美菲开展任何合作都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,更不应挑动对抗,加剧地区紧张。菲律宾政府试图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代理人,但从美菲贸易协议来看,菲律宾并不具备议价能力,也不具备热炒南海议题的能力。因此,南海局势不会因为美菲签署贸易协议而有所变化。
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。尽管有乐观情绪认为中美可能很快达成贸易协议,但不确定性仍然存在。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,此次会谈的主要目的是延长当前的关税休战期。美国希望延长关税延缓期,以便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。然而,中美贸易关系复杂,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税率,谈判难度较大。此外,美国还将一些超出贸易谈判范围的议题加入讨论,增加了谈判的复杂性。不过,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了负面影响,可能会迫使美国政府回归理性,尽早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。
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